欢迎您!

本届欧洲杯,纳格尔斯曼率领的德国队中,首发位置争议最大的球员当属京多安了。不少球迷也包括我本人在内,觉得他在前腰位的发挥一般,进攻节奏和频率明显跟不上维尔茨、穆夏拉和哈弗茨,属于是前场最弱一环,不如换上萨内让维尔茨居中效果更好。甚至下面这样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既然这么多人都对京多安的首发抱有疑问,那为什么纳格尔斯曼还要坚持让京多安作为4-2-3-1前腰的首发,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作为一个从霍芬海姆时期就关注纳格尔斯曼的人,自认为对纳格尔斯曼的战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想尝试战术的角度分析一下,纳格尔斯曼为什么一定要用京多安首发。

这里观点先行京多安事实上是德国队的“战术备份冗余”,用潜在的变招确保纳格尔斯曼的理想战术思路可以在场上执行出来

虽然京多安在进攻端局部狭小范围内的表现不如维尔茨、萨内等人,事实上降低了德国队进攻端的上限,但他是纳格尔斯曼战术思路得以实施的下限保障。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


【德国进攻思路】

首先,我们对纳格尔斯曼这支德国队的整体战术思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从组织进攻入手,这里我尝试用最简单的话把德国进攻体系说明白。纳格尔斯曼的战术中,克罗斯的回归是关键一环,在完成第一阶段的由后向前后,克罗斯会下沉至后卫线组织,和塔与吕迪格组成三中卫,配合两个边前卫前提,形成一个后场U型传递线路。

控球时不着急向前而是通过不断的横向传递调动对手阵型横移,两个边锋内收,与前锋前腰一起组成前场4人组,4人位置非常灵活。

在后场横向传递过程中,前场4人组会不断穿插跑位,尤其是穆夏拉和维尔茨在肋部的扯动,尝试在对手两条线之间获得空间。不断扯动的前场四人组很难被针对性盯防,后场的克罗斯可以依靠其阅读比赛能力,迅速识别情况发现空间并将球输送给前场有空间的球员,依靠前场球员的创造力与冲击力解决问题。

因为今天主要想说京多安,整体进攻体系就不做过多赘述,我们了解一个大致框架就行。

说回今天的主角京多安,作为前场4人组的一员,确实他的进攻节奏和频率明显跟不上维尔茨、穆夏拉和哈弗茨,属实是拖后腿的一员。


【京多安的作用】

既然我们都能看明白,那为什么纳格尔斯曼还要坚持用京多安呢?

因为德国队的对手不是傻子!!!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地看着德国队按照上述战术执行,让比赛陷入德国队的节奏。

我们先假设不上京多安,就像大家希望的那样首发萨内维尔茨居中,那对手会怎么办呢?我如果是对面的教练,一定会极限高压,通过高位压迫限制你的主要出球点克罗斯,切断克罗斯向前的传递线路。

无论是维尔茨还是穆夏拉,对球队由后向前的帮助都是有限的,球要到了前场他们才能发挥(德国队剩下的前场攻击手亦是如此)。这样德国后场只能构建一个3-1的出球体系,且只有克罗斯一个有效出球点,前后场的地面联系很容易被切断,反映到场面上就是前场一堆攻击手就是拿不到球,或者只能通过边路很靠外线推进上去,在成体系的防守下很难形成有效的威胁。

聪明的你肯定能想到,再多上一个后腰构建一个3-2的出球体系呗,你看英超的曼城、阿森纳,中后场各种轮转,都是为了构建3-2的出球体系,3-2的出球体系很难被压死。

这个多加的后腰,就是京多安。京多安是一个具有前腰和后腰双重属性的球员,再进一步,他其实是一个后腰>前腰的球员。

京多安出任首发前腰时,德国队就会存在一个潜在的变招,即克罗斯落会后卫线,京多安回撤后腰线,中后场构建一个3-2的出球体系,以应对对手可能高位压迫。京多安和克罗斯均拥有迅速调整自己身体朝向出球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德国队中后场处理球的能力是很强的。

如果我是对手的教练,看到京多安在场,心里就会想:“极限高压八成压不住啊,万一高压的时候球被择出来,让德国前场穆夏拉、维尔茨冲起来拿到1V1的机会,想想都害怕,算了,不压了,老老实实蹲坑防守吧”

如此,正是因为京多安在场,让对手使用极限高压战术的风险放大了,在杯赛这种容错率低的环境中,往往都不会选择高风险的战术,故对手大概率会选择让出控球权,如此比赛才能进入纳格尔斯曼想要的节奏:中后场耐心控球调动对手、前场不断穿插跑位制造空当,看准机会一击致命。

也正是因为对手让出控球权了,京多安留在后腰位的意义也不大了,那就顶上去参与进攻吧。

是,京多安在进攻端的作用是不如萨内、不如维尔茨,但看了上面的分析,我们不能忽视京多安实际上是“多出来的额外进攻点”啊。正是因为京多安前腰后腰的双属性,让其他球队需要用3-4-2-1、4-3-2-1或者4-3-3阵型才能达到的效果,德国队用4-2-3-1就能执行出来,四舍五入约等于让前场凭空可以多一个进攻点。这就是京多安在进攻端的作用。


【场上的教练】

不止,还没说完,京多安在防守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纳格尔斯曼在防守中是非常重视高位压迫,而且他会根据对手的不同、场上不同的情况等设计多套不同的前场压迫套路,这就需要前场要有一名经验丰富的球员帮助队友理清场上的局势,指挥队友进行压迫。拜仁球迷应该比较熟悉,托马斯穆勒之前长期在拜仁承担这个职责,被称为“场上的教练”。而如今的德国队,穆勒已成替补,新队长京多安将接过这个职责。


【变招的起点】

除了场上的教练,京多安在本届比赛中,预计还会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叫做“变招的起点”。

德国首发的4-2-3-1体系,核心思路还是控制住球来回调动对手,依靠前场球员频繁扯动寻找空当,能取得进球固然好,但即使没有取得进球,调动和消耗对手的目的还是能达到的,此时再换上冲击力或者爆破力强的球员作为后手冲击对手被消耗的防线。

思路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大概率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在面对防守严密的球队时,首发体系很可能只能在外围传导打不开局面,这个时候大概率要换上高中锋菲尔克鲁格来破密集防守,已经上菲尔克鲁格了,那中后场的地面推进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克罗斯还要留着长传和定位球,那让我们换下京多安吧!

比分领先,对手这一阵的反扑有点猛,要加强中场拦截,上埃姆雷·詹,前场速度快的留着打反击,那让我们换下京多安吧!

如此,球迷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球队进攻便秘,一换下京多安,立马局面有改观;球队被对手冲击的有些狼狈,换下京多安,情况立马有改善。这样的场景,加上京多安土耳其裔的身份,很可能会给他招来许多谩骂,让他需要承担更多的舆论压力。


【总结】

京多安之于现在这支德国队,其实是作出了很大的牺牲的。

对比克罗斯、维尔茨、穆夏拉,这三名球员在现在的体系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反观京多安,自身后插上得分的优势在没有桥头堡型队友的情况下很难发挥,有克罗斯在他组织能力和大局观好的优势也体现不出来,反倒自己相对的短板会被拿出来和维尔茨穆夏拉的最优势项做比较。

等于是在有意的扬短避长,这样做的原因在前文已经有过分析,但在这种情况下,本届大赛京多安很难拿出亮眼的表现,可以说是牺牲自己的表现,服务了球队的体系。再考虑到他场上承担的更多的责任,以及要承担更多的舆论压力,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纳格尔斯曼为什么要把队长袖标交给京多安。


【写在最后】

最后简单聊一聊德国队吧,前面反复在强调纳格尔斯曼的战术体系,如果他的战术体系可以磨合执行到位,能打出他想要的东西,我觉得本届德国队是有争冠的实力的。

但是吧,国家队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体系和战术设计吗?这是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虽然纳格尔斯曼刚一上任就在给队员们布置“家庭作业”,但国家队毕竟合练时间少,在3月份对阵法国和荷兰的友谊赛中,德国队多次出现整体移动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在高位压迫的过程中。简言之,如果淘汰赛前德国体系可以打磨成型,德国队本届比赛的上限上不封顶,但如果淘汰赛前没有磨合到位,很可能碰到强队就要回家(不对,他们本来就在家)


京多安,还有德国队,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理性讨论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95足球网